|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班牙黄金时代谢幕:博斯克如何亲手毁灭世界最佳球队

[複製鏈接]

757

主題

0

好友

2793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3-12-24 23:02
  • 簽到天數: 174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7
    金錢
    3178
    威望
    2793
    主題
    757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文明人 回文勇士 文章勇士 文章達人 男生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16-7-5 17:45:10
    在2016年欧洲杯八分之一决赛被意大利2:0重重击倒后,曾攀上世界之巅的西班牙足球黄金一代确实要宣告终结了。

    这场失利的结果不可逆转,甚至让西班牙人过去付诸的无数心血都要被矛头相向千夫所指。而如同《权力的游戏》亦或《广告狂人》中长期上演的泡沫情节,细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些决断在持续的数年内都徒劳无获,在表面依旧风华绝代的斗牛舞步的幕布之后,情节线早已迂回聚集,并牢牢交织在一起,出现在这场“男默女泪”的终章的序幕之上。

    是的,这场0:2的溃败就是这曲终章,但其背后的线索早在四年前同样与意大利交手的欧洲杯决赛之后便开始酝酿和发酵。没错,那确实是一场伟大到足以青史留名的胜利,而对于将前辈水银泻地的潇洒风格进行大刀阔斧实用化改革的老帅博斯克来说,那或许更是让他自得的一场正名之战。

    在梦幻般的4:0大胜之后,西班牙名记Sid Lowe说道:“比起结果更加激动人心的是西班牙队获胜的方式,这支斗牛军团正需要这样一场决战的胜利。”他的话恰如其分,球队核心伊涅斯塔在被问及球队决赛的表现时,表示:“我们在最后一战的表现无可挑剔,这甚至难以复制。”

    点击查看原图
    (西班牙在2012年欧洲杯决赛4:0大胜意大利后本应做出改变)

    决赛大获全胜的滋味令西班牙人沉醉,他们忘记了这样独一无二的胜果本也应昭示着潜在的盛极而衰的危险,球队已经到了新老交替,按部就班向下一代过渡的时期。哈维坦言:“我本该在2012年欧洲杯后便退出国家队,但博斯克教练说服我不得不继续留下。”这样的言论实则令人担忧,博斯克依然没有准备好与他倚仗多年的部分老臣一同解甲归田。

    事实上,博斯克也应该交出他的权杖了。那时,虽羽翼未丰但已初显峥嵘的少帅胡伦-洛佩特吉已经准备好接手斗牛军团,而他治下骁勇善战的U21青年队中有大批成年队急需的青年才俊,在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蒂亚戈、德赫亚、伊斯科、莫拉塔以及科克的名字,他们都是2013年欧青赛冠军班底内的中流砥柱。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也已经触碰到了在更高水准的比赛中一展身手的门槛,而2014年作为世界杯年本应是他们初露獠牙的天赐良机。

    点击查看原图
    (前西班牙U21青年队主帅胡伦-洛佩特吉已经准备好取代博斯克的位置。)

    然而恰恰相反,博斯克选择留任,并率领着一支苟延残喘的斗牛军团踏上了巴西世界杯的征程。在那里,人们看到的是一支尚未睡醒的王者之师,而最后的结果也无异于杀人诛心。哈维、哈维-阿隆索和卡西利亚斯都看起来垂垂老矣巅峰已逝,法布雷加斯和大卫-席尔瓦碌碌无为,失去了应有的魔力,只剩伊涅斯塔依旧头颅高昂斗志昂扬。

    博斯克无暇培养年轻的天才射手来取代比利亚和托雷斯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将大杀四方的的迭戈-科斯塔招致麾下。可巴西前锋与西班牙人的足球风格和球队理念格格不入,科斯塔一直没能融入球队,在世界杯中表现平庸,甚至没能入选2016年欧洲杯阵容。带着国家队出场10次仅1球入账这样乏善可陈的成绩单,科斯塔与国家队渐行渐远,而且这些数据看起来不会再改变了。

    哈维、阿隆索和比利亚深知,在世界杯的溃不成军后退出国家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然而卡西利亚斯依然在队中抑制着德赫亚的成长。德赫亚并非不够出色,而是他需要更多比赛去提升与后防线上皮克和拉莫斯的默契。博斯克已经失去了革新和重建的野心,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仓促做出改变的选择。

    就这样,西班牙以一套尚在过渡期的阵容来征战本届欧洲杯,博斯克将一个本能在一年或两年便能磨合成型的小改变,硬生生拖延成一个长达四年却平庸无奇的乏味历程,而且给西班牙队留下了不少亟待完善的工作。(【注】odyssey:词源Odyssey,长篇史诗《奥德赛》,如今多指长而刺激的历程。)

    人们看到斗牛士们首战小胜捷克的表现尚可,次战对土耳其酣畅淋漓的大胜,当人们以为西班牙队渐入佳境时,紧接到来的便是一场惨遭克罗地亚逆转的失利,球队的表现让人深感不妙,尤其是因为博斯克在首发十一人的排布十分死板毫无变通。博斯克侯爵是否真的无计可施了呢?又或者他只是在装模作样敷衍了事呢?(【注】Marquis:2011年2月博斯克被西班牙皇室封为侯爵。)

    西班牙队依然顺利从小组出线并在八分之一决赛中遭遇意大利,而博斯克在连续第四场比赛排出了一成不变的首发阵容,所有西班牙人惴惴不安的心情并非空穴来风。从开场哨声吹响那一刻起,斗牛士们便在蓝衣军团的快节奏和强对抗上迷失了,他们疲于奔命大乱阵脚。西班牙队仅存的比赛战术,好像只剩下用看起来鞭长莫及的长传找到在意大利高大后防线中挣扎的莫拉塔。

    只有皮克和德赫亚依然在奋力拼搏,抵挡着意大利人一波波如潮水般的攻势。皮克的身影看起来如此伟岸,他统领着球队后防线并拿出了足够优异的表现。比赛里西班牙中场屏障失陷,后防搭档拉莫斯发挥极差轻率冒失,但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皮克将蓝衣军团的威胁一次次击退。


    (尽管意大利采取了压迫式进攻的手段,皮克依旧维持了90%的传球成功率。)

    现在回顾2012年博斯克授予拉莫斯副队长职务的决定,未免显得有些目光短浅。而今这个决策回过头来成为萦绕在博斯克心头的阴云。这位皇家马德里大将在带领球队战斗时,总表现的有勇无谋自控不足,有失一个职业后卫球员的水准。

    德赫亚或许要为第一个失球负上一定责任,他在扑救意大利人的任意球攻门时出现了脱手的失误,然而导致失球的任意球正来自拉莫斯在危险区域防守中不必要的犯规动作。而除此之外德赫亚的表现可以称得上天衣无缝,发挥超群的他奉献了多次极高水准的扑救。意大利对西班牙形成了围攻之势,一旦皮克被蓝衣将士支开,就只剩孤零零的德赫亚在蓝袍军的面前了。

    比赛来到下半场,西班牙人的凝聚力仍旧稍显匮乏,他们虽压制住了蓝衣军团使得对手不得不回收防守力图保持比分上的优势,然而身披蓝袍的三位中卫一刻也没有松懈,这让斗牛士们的侵略性有了停息的意味。他们的努力最终无功而返。而且在比赛末尾,意大利队再入一球,将这场胜利稳稳收入囊中。

    那么比赛之后呢?在怯懦地缴械后呢?谁会站出来在混合区面对长枪短炮。是球队队长卡西利亚斯吗?是场上队长拉莫斯吗?都不是。出面的是那位唯一表现出色的“外野手”,是让西班牙球迷不遗余力抓住每一次值得欢呼雀跃的机会的男人,他就是皮克。

    事实就是这样,西班牙队需要围绕着像皮克这样胸怀荣光的斗士重建了,富有荣耀感的男人会挺直脊梁面对国歌的慷慨激昂,也能在重压之下镇定自若。这份荣耀感便是西班牙黄金一代强大统治力刻下的烙印,标志着他们站在竞争激烈的风暴中央却不会退却的战力。

    然而韶光易逝,西班牙的黄金时代在属于他们的那些年里风头无二,可谓历史上不论何时都最为出色的王朝球队之一,或许将后无来者。但现在,西班牙需要大步向前迎来一个焕然一新的未来了。

    点击查看原图
    (皮克有着61%的争抢成功率,数据显示2012年欧洲杯他的传球成功率高达89%.)

    卡西利亚斯必须离开了,法布雷加斯和席尔瓦也必须告别了,以及佩德罗,甚至依旧光彩夺目的伊涅斯塔,都得说再见了,这些球员都已经经历过最璀璨的巅峰。除了他们,博斯克也是时候退休了,西班牙需要一个更加年轻、饱含野心的教练来接手这支球队,给这支“红色风暴”注入新的灵感并指明前行的方向。(【注】La Furia Roja :“红色风暴”,是伴随西班牙队出征并成功夺取2010年世界杯冠军的球衣设计主题。)

    西班牙有着盛产天才的青年梯队,辅以皮克、拉莫斯、布斯克茨和阿尔巴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们需要努力实现本应在2012年完成的球队重建工作。比起四年前,这次的换血将会更加残酷严苛,这些年轻的球员需要十分脚踏实地的勤恳奔跑,需要凝聚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除旧迎新的换血过程本应该顺利平稳,没有伤口。但是“多亏”了博斯克的迟钝,我们眼睁睁看着这支世界最佳球队在过去的四年里是如何分崩离析。不论未来如何,我们所能确定的是,西班牙的黄金一代真真切切画上了一个句号。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4 07:54 , Processed in 0.01907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