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6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言論] 《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複製鏈接]

181

主題

1

好友

609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郁悶
    2021-9-8 14:30
  • 簽到天數: 13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642
    威望
    609
    主題
    181
    樓主
    發表於 2021-8-29 10:45:17

    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活着》这本书,第一次看我是在高中,现在印象中只记得福贵很惨,最近再次重温,便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有时候蛮诧异,这些不同的感受来自哪里呢?
    我想大概是源于这些年的一些经历和思考,与作者在文中描述的语言产生了共鸣,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我无法用言语说清。喜欢看余华给书里作的序言,不同的几个序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觉得看这本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吧。
    余华写的: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书中有一些句子和段落会会引发我的思考和联想,我有摘抄下来:
    摘抄:一位正在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感悟:余华也再说内心呢,遵从内心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战胜理性,比如,最近画画的时候听蒋勋讲红楼中,蒋老师提到秦可卿的死,有说过,曹雪芹最开始写的是,秦可卿是被公公逼奸,而命丧天香楼的,但后来考虑到写出来的故事可能会流传,会被其他人读到,曹家也就是贾府,作为大家族,百家笔记网()家丑不可外扬,故后来改成秦可卿是病死。当然,《红楼梦》很大部分是真实的,作者用了很多的隐喻,所以才会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摘抄: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到来。
    感悟:关于这句话,我想到的便是自由书写,可以到达内心深处。还因此有了画画的灵感,打了一个画画的草稿。写作的时候,就像与自己对话,清晰可见。
    摘抄:最让我感同身受的,产生了奇妙的连锁反应是这一段话:
    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通过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我想这就是文学的传奇,这样的神奇曾经让我,一位遥远的中国读者在纳撒尼尔。霍桑、威廉。福克纳和托妮。莫里森的作品里读到我自己。
    感悟:还在银行工作的时候,《牧羊少年奇幻漂流》与《月亮与六便士》,便给我这样的感觉,这也是我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荐,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读一遍,好书值得收藏与多读。
    关于《活着》这本书本身的故事,我觉得便是接纳,福贵最后的一无所有,豁达的态度,我学到的便是接纳。关于这本书,我的笔记就这么多。作者:冰冰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 22:41 , Processed in 0.01991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