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5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飲食文化] 新秦淮八艳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0

好友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9-5-4 11:10
  • 簽到天數: 264 天

    [LV.8]以壇為家I

     成長值: 9375

    推廣值
    406
    貢獻值
    28206
    金錢
    14294
    威望
    40957
    主題
    10299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推廣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熱心會員 實習版主 簽到勳章 男生勳章 簽到達人 愛因斯坦 文章達人 版主 超級版主

    樓主
    發表於 2012-5-24 13:39:30
    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十里秦淮自古多佳丽,明末清初的八位名妓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曾被冠以“秦淮八艳”,她们留下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为秦淮河增添了几多传奇色彩。如今,少了顾盼倾城的“秦淮八艳”,这里似乎少了往日的精彩,人们也只好从口腹之欲中找寻美食的“秦淮八艳”了。   鸭血粉丝汤   南京街头处处可以看到经营“鸭血粉丝汤”的小店铺,这风靡金陵的小吃食其实是制作南京板鸭的副产品,血嫩汤鲜还要加点绿蒜苗提味去膻。价格便宜,随处可见,充饥正好。   秦淮小吃   “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南京人本有早上泡茶馆,下午泡澡堂的习惯,泡茶馆除了喝茶,家家还都有丰富的咸甜“茶食”,久而久之,这些茶食竟然变成了茶馆的主业,秦淮小吃也因此闻名全国。多年前南京某“风味小吃研究会”曾评选出八家餐厅的小吃“秦淮八绝”,分别是——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新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新奇芳阁的什锦蔬菜包、鸡丝面,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贴,詹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桂花鸭   南京人对鸭子情有独钟,料理鸭子的方法也数不胜数,盐水鸭、金陵烤鸭、烧鸭、板鸭、金陵酱鸭、香酥鸭、八宝珍珠鸭、咸鸭肫等等。鸭菜中又以盐水鸭最为知名,吃一口,肉嫩多汁,咸淡适中,香而不膻。在南京听一位卖盐水鸭的店家介绍说,南京的鸭大多是在附近的兴化、高邮饲养的“草鸭”,当长成后鸭农便赶着鸭群让它们自行走到南京,由于鸭子一路走一路觅食,所以到南京后贩给店家的鸭子只只肉质肥壮、肌肉紧凑,与那些饲料喂大的“粉鸭”口味绝对不同。   盐水鸭又以八月桂花飘香的时节最为味美,鸭肉会带有桂花的香气,所以美名曰“桂花鸭”。   芦蒿炒香干   在南京一家老字号饭庄就餐,被服务员强烈推荐“芦蒿炒香干”这样一道寻常小菜。直到后来才知道,外地人来南京“芦蒿炒香干”是慕名要吃的一道名菜,南京人甚至以“芦蒿只有南京才有”自居。确实,要论吃芦蒿,哪里人都没有南京人吃得那么精细和讲究:择菜时1斤要掐掉8两,单剩下一段干干净净、青青脆脆的芦蒿杆儿尖;炒香干也是素炒,除了一点油、盐,不再加别的调味料,要的就是芦蒿杆儿尖和香干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吃到口中青青涩涩,食后唇齿格外清爽。   状元豆   “状元豆”其实就是五香豆。传说是因为明清时江南贡院的考生喜欢携带五香豆赶考而得名,此豆起源于明代,是用蚕豆制作,据说最出名的五香豆是两兄弟经营的,他们每天清晨开始煮制豆子,一大早就出门叫卖。至今南京还流传着这样的儿歌:“五香豆,真正香,老头吃了老妈妈香,大姑娘吃了二姑娘香,大哥哥吃了小哥哥香,城里头吃了城外头香……”   咸鸭肫   客人在南京吃完了板鸭,要是觉得不过瘾,还可以买些鸭肫肝带着走。那些挂成串卖的是生的,必须买回家上蒸笼蒸熟后食,也有真空或现买现食的熟食。   爱吃的人吃上一个就停不了口,味很咸,但转而会回甜。虽然从现代健康的角度来看,鸭肫肝绝算不上健康食品,但也正是那种刺激胃口的极度“咸鲜”最是诱人。   小龙虾   这一“艳”是八艳中绝对带有现代色彩的一道吃食。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京城流行几年的“麻小”,到了南京依然可以看到它们活跃的身影。无论是在高档气派的南京现代餐饮名店“向阳渔港”,还是在老字号的“江苏酒家”或街边的无名小店,它都是现在南京人喜食的菜品。而当地所有小龙虾的货源都来自于江苏盱目台,开车进南京之前,曾路过此地,到处是发展连锁和吃小龙虾的广告,已将小龙虾发展成了一项产业。   什锦素菜包   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种普通的素食包子如此博得南京人的重视,到每家酒楼、餐厅吃饭,几乎都可以看到此食,“秦淮八绝”中也位列其中,可能与南京自古素斋知名不无关系。夫子庙的传统小吃,自古也离不开包子、烧饼、干丝三大类,尤以包子渊源最深,是道地的老南京货。   马祥兴清真菜馆、绿柳居素菜馆、奇芳阁、贵宾楼等几家名店的素菜包子都远近闻名。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3 17:56 , Processed in 0.06171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