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预防高速路上爆胎

[複製鏈接]

5813

主題

2

好友

2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10-19 08:18
  • 簽到天數: 647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418
    金錢
    18015
    威望
    21678
    主題
    5813

    回文勇士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明人 文章勇士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文章達人 教授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愛因斯坦

    樓主
    發表於 2016-11-23 15:21:15

          近些年来,随着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汽车的行车速度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一旦发生爆胎,就很可能会带来一场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因此,驾驶员要对频频发生的爆胎事故给予高度重视,要根据汽车所处的气候、地形条件具体分析爆胎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

      优先选用子午线轮胎

      无内胎轮胎和子午线轮胎胎体较软,带束层采用了强度较高、拉伸变形很小的织物帘布或钢丝帘布,因此这种轮胎抗冲击能力强,滚动阻力小,消耗能量少,最适于高速公路上行车。

      无内胎轮胎质量小,气密性好,滚动阻力小,在轮胎穿孔的情况下,胎压不会急剧下降,完全能继续行驶。由于这种轮胎可以直接通过轮辋散热,所以工作温度低,轮胎橡胶老化速度慢,寿命比较长。

      无内胎轮胎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怕缺气行驶,一旦缺气行驶,除与一般普通斜交胎一样会造成胎面与地面的剧烈摩擦外,胎体内部的钢丝与帘布层之间也会产生剧烈的摩擦,生成的热量会加速橡胶与钢丝的老化、变形,降低了轮胎的强度,长期行驶会引发爆胎。

      采用低压胎

      目前轿车、载货车几乎都采用低压胎。因为低压胎弹性好、断面宽、与道路接触面大、壁薄、散热性好,这些特点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转向操纵稳定性,大大延长了轮胎的寿命,防止了爆胎的发生。

      注意速度级别和承载能力

      每种轮胎由于橡胶和结构不同,都有不同的速度、承载限制。在选用轮胎时,驾驶员要看清轮胎上的速度级别标志和承载能力标志,选用高于车辆最高行驶速度和最大承载量的轮胎,以保证行车安全。

      保持轮胎为标准气压

      轮胎的寿命与气压有很密切的关系。胎压过高、过低都会引发轮胎过度磨损,造成爆胎。如果驾驶员发现由于气压过高造成轮胎过热,绝对不允许采用放气、向轮胎上浇冷水的方法来降低温度,这样做会加快轮胎的老化速度,大大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停车自然冷却降温、降压。对于胎压过低,驾驶员要及时充气,并检查轮胎是否有慢撒气现象,以便更换气密性好的轮胎。

      换胎前做动平衡

      汽车更换轮胎,在装车前一定要经过动平衡测试,如果发现轮胎不平衡,绝对不允许装车使用。另外,在安装轮胎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轮胎的动平衡,轮胎的气门嘴要避开制动鼓上的检视孔,并错开90度,后轮双胎安装时,气门嘴应错开180度,以利于平衡和补气。

      轮胎定期换位

      为使汽车各轮胎磨损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要定期按规定实施轮胎换位,一般在二级保养时进行换位维护。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应采用循环换位法。

      严禁超速行驶

      汽车轮胎有一种“驻波”现象,经常出现在超速行驶时,这种现象可以使胎温迅速升高,加快橡胶的老化速度,易产生脱层和爆裂,导致爆胎。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5-14 08:56 , Processed in 0.02157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