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血溅曼彻斯特,欧美为何对恐怖袭击防不胜防?

[複製鏈接]

29

主題

0

好友

2322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1-4-17 17:12
  • 簽到天數: 748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7793
    威望
    2322
    主題
    29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男生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17-5-24 14:47:52
    晚,在英国曼彻斯特,观看完演唱会的观众遭到炸弹袭击的屠戮,已有22人遇害。这是英国自2005年伦敦连环爆炸案以来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曼彻斯特即刻笼罩在恐慌之中,以致于草木皆兵,购物中心里一个可疑包裹也会引发紧急疏散。

    袭击给去年选择退出欧盟,今年又将面临大选的英国投下了一道阴影。如果脱欧的理由之一,是为了将英国与恐袭频发的大陆进一步隔离,确保安全,那么曼彻斯特的爆炸声无疑惊醒了这一美梦。对志在连任的首相特蕾莎·梅来说,这也是个坏消息,因为民众的注意力可能要从她设定的脱欧议程上转移,转向任何政府都难以处理的反恐问题。

    近两年,国内的朋友在早起刷朋友圈时,已经不止一次刷出欧美国家遭到恐怖袭击的新闻。2015年1月和11月的法国巴黎,2016年3月的比利时布鲁塞尔,6月的美国奥兰多,7月的法国尼斯,12月的德国柏林,2017年4月的俄罗斯莫斯科,以及前晚的英国曼彻斯特,遇难者都达到十余人,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恐怖分子或使用枪击,或引爆炸弹,甚至是驾驶卡车碾压人群,受害民众毫无还手之力,军警们则总是姗姗来迟。人们不禁要问,这两年恐怖袭击为何会频繁发生,而欧洲美国又为何让恐怖分子屡屡得逞?

    作为非国家行为体(恐怖组织)对平民使用的、有组织的暴力,恐怖主义通过引起恐慌达到其目的。不仅仅是在欧美,今天恐怖主义越来越被看作是对各国安全的一种主要威胁,其发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的国家间战争。正如受到袭击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所强调的,恐怖袭击就是一种战争:通过武力实现政治目的。只不过恐怖主义是一种“非对称战争”,战争中强大的那一方哪怕拥有核弹航母,仍有可能被相比之下弱小的一方抓住弱点痛击。

    人类历史上的恐怖主义活动由来已久,其动机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宗教、意识形态,有的是为了民族和领土。最近的国际恐怖主义常常起源于中东,例如伊斯兰激进组织(分子)。前有策划了“9.11”和“伦敦7.7爆炸案”的基地组织,后有对近期多起恐怖袭击负责的“伊斯兰国”(IS)。它们声称对美国、俄罗斯和西欧国家发起袭击,是要反击以上国家在中东的军事介入——打不了你前线的飞机、军舰和士兵,就针对你老家的平民百姓。随着中东乱局的持续和外来势力的干预,恐怖袭击的频率也在上升。

    作为一种“弱者的战争手段”,当代恐怖袭击的杀伤力并不小,例如“9.11”袭击一次性杀害了3000多平民。它是一种“非法”和“不道德”的战争手段,理应遭到世界各国的谴责。发动恐怖主义战争的不是合法政府,并不能代表当地人民。其次,他们宣称的开战理由也十分牵强,也不是为了自卫。即使有什么理由可以说道,也应尝试通过非暴力渠道解决,而非一言不和就恐袭(比如法国《查理周刊》枪击案)。更重要的是,国际战争法要求冲突各方严格区分战斗人员和平民,不可有意殃及无辜。恐怖分子倒是也“区分”了,只不过是专门针对手无寸铁的平民。

    恐怖袭击屡屡发生,欧美各国政府却显得办法不多。恐怖袭击所需的枪支弹药在国外轻松易得,更勿论什么大货车。更大的挑战在于,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越来越多的就是本国公民。恐怖组织在西方国家常住人口中拥有支持网,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而西方民主国家在自个儿家里反恐时,不能说束手无策,但其手段的选择也要考虑到保护公民权利和人权,因此受到法律和民意的双重制约,不得不束手束脚。

    这使得恐怖分子不容易被发现和抓到。例如,通过监听本国人民的个人电话,应该能更好地掌握恐怖分子嫌疑者的动向吧?但政府没准儿利用这个机会监听反恐以外的其它内容,从而侵犯公民的隐私(就像斯诺登曝光的美国“棱镜计划”)。因此,美国政府要想大量搜集个人信息,必须先在国会通过《爱国者法案》,而在一片反对声中,该法案已在2015年失效。又比如说,假如过去的恐怖分子多是来自特定族群或有特定信仰,那么在国内安检时对这一类人多加盘查,或许更有可能抓到恐怖分子吧?但这样做又有种族歧视和违反信仰自由的公民权利之嫌,恐遭到国内外人权团体的强烈抗议,被告上法庭也是胜负未知。

    在更戏剧化的情况下,恐怖分子即使被发现和抓住,也并不意味着人民得救,罪犯伏法,还是要经过一系列的伦理和法律辩论。这几年有好莱坞大片关注了这个题材。例如,在2010年电影《战略特勤组》中,有恐怖分子在美国三个大城市安放了小型核弹,数百万人危在旦夕。在逮捕嫌犯后,美国政府为了从他口中撬出核弹位置,可以使用法律禁止的刑讯逼供吗?要是他还是不说,可以通过虐杀他的两个小孩进行威胁吗?又比如2016年的电影《天空之眼》,英美两国在海外发现了通缉已久的恐怖分子,正在制造自杀炸弹。千钧一发之际,可以不经审判,通过无人机发射导弹直接击毙吗?而如果此时恐怖分子周围恰巧还有平民,那还要冒着误杀无辜的风险发起攻击吗?

    这两部电影让人看着纠结,欧美在反恐战争面前还在“作茧自缚”、“裹足不前”,或许更让人着急。难怪,那些声称不要“政治正确”,而是要大刀阔斧地对付“危险的陌生人”的政客,正在西方国内获得愈来愈多的支持。欧洲在历史上也曾经历惨烈的战争和残酷的暴行,这一切结束至今也不过七十余年。不断的恐怖袭击,会加剧文明的冲突,最终呼唤出强人政治,让欧洲和西方重回战争状态吗?听着Globus乐团在歌曲《Europa》中所描述的场景,让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希望这一切,都不要重演。(钟准)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5-6 03:44 , Processed in 0.02616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